台灣現代劇場的發展中,小劇場運動咸以西元八○年代初的「實驗劇展」算起。
西元八○年代初的「實驗劇展」
民國六十九年(西元1980年)開始,由姚一葦教授推動的實驗劇展共舉辦了五屆,帶動實驗劇的風潮,在主持劇展��間,除了著重創造性之外,並企圖打破已呈僵化的寫實主義桎梏。參與者大半是各大專院校中的師生及部分社會人士,發表作品的劇團,除了蘭陵劇坊之外,大部分是由學院中戲劇科系的老師、學生及校友組成,比如由文化大學校友所組成的有陳玲玲的「方圓劇場」、蔡明亮和王友輝等人組成的「小塢劇場」、國立藝專影劇科所組成的「大觀劇場」、國立藝術學院組成的「工作劇團」、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組成的「人間世劇團」等。
當時作品,探索並創造了劇場在話劇和擬寫實主義(馬森之說法)以外的許多可能,以精神而論,主要是標榜「創作」二字,以劇目來看,包括中國傳統戲曲的借用,如「荷珠新配」、「八仙做場」;自創的劇本,如王友輝的「風景」,黃美序的「木板床與席夢思」等。以實驗的手段來看,有卓明的「貓的天堂」,對身體語言的實驗;蔡明亮的「黑暗中一扇打不開的門」,對光與影的實驗;藉由集體創作,李光弼導演的「當西風走過」,則為歌舞劇的嘗試等等。以內涵來看,「實驗劇展」時代的創作者,對於社會的關懷基本上是含蓄的,他們鮮少對政治體制、社會理想提出太多批判,而大多在人性的層面挖掘可用的題材,這和民國七十四年( 西 元1985年)以後的小劇場創作者有著極大的差異。
台灣現代舞台劇場的發展到了西元八○年代中期,形成兵分兩路的情形,一路是由小劇場起家後,便朝著類商業劇場的方向發展,如後期的蘭陵劇坊、表演工作坊、屏風表演班、果陀劇場等等;另一路則是秉持「小劇場精神」,始終高舉前衛旗幟,一路向前探索,並前仆後繼地展現有別於前的強勁活力,形成了民國七十五年(西元1986年)到民國七十九年(西元1990年)之間,所謂第二階段的小劇場運動,在這五、六年之中,許多劇團如雨後春筍般地成立,但大多如曇花一現,此時較具代表性的劇團有:「筆記劇場」、「環墟劇場」、「河左岸劇團」、「臨界點劇象錄劇團」等。
*現在知名的劇團
1.當代 ------讓傳統和現代在劇場裡接軌
十九年前,一群戲曲演員在意識到傳統藝術的優勢不再、新觀眾走不進來和老觀眾不斷流失的問題之後,開始認真思考起如何將傳統戲曲與現代劇場藝術之間作一個「接軌」的工作;一九八六年,「當代傳奇劇場」便在吳興國和一群同樣懷抱熱情的青年京劇演員手中建立了起來。
改編自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馬克白》的創團作《慾望城國》,將傳統京戲的唱、作、唸、打融合西方經典並佐以劇場形式呈現作品,讓傳統和現代劇場的老觀眾與新觀眾一起走進劇場,它創新形式的表現方式,曾引起相當的討論與迴響:有人認為這根本就不是京劇,有人認為那不是話劇或舞台劇,但更多的人為此劇的精采鼓掌叫好!這齣戲成功地顛覆了當時某些藝文界人士和專家的認知,讓戲劇藝術型態及表演的舞台多了更豐富的元素。
2.台南人劇團成立於一九八七年,原名「華燈劇團」,是光復後台南成立的第一個現代劇團,一九九七年正式更名為台南人劇團。
台南人劇團的作品多以台語為主要語言,風格多樣,企圖以本土文化為根基,多方嚐試跨文化、跨領域的創作,不斷闢拓新局;自創團以來已累積了三十多本創作劇本。1991年、1992年分別以《台語相聲─世俗人生》、《帶我去看魚》兩劇參加國家劇院實驗劇展,場場爆滿,佳評如潮。1991年起,連續三年獲選為文建會「優良社區劇團輔導計劃」之扶植團隊,積極推動地方戲劇之推廣;這三年裡,劇團推出了三齣與地方息息相關的劇本─《封劍千秋》(1992)、《青春球夢》(1993)及《鳳凰花開了》(1994)。1994年至1998年劇團獲邀參加台南文藝季的演出,年年推出反映台灣歷史、文化、社會現象的劇目:《剪一段歷史的腳蹤》(1994)、《Illio formosa─美麗之島》(1995)、《風鳥之旅》(1996)、《聆聽一首歌》(1997)及《河變》(1998)等等。2000年春季劇團更與台灣劇場資深導演汪其楣女士及舞台燈光設計林克華先生合作演出《一年三季》;2001年所推出的希臘悲劇《安蒂岡妮》更為劇評家林國源譽為「是我們近年來情辭並茂能當下感發人、過後令人回味無窮、繞耳經久的一齣戲」。
十五年來台南人劇團藉著不斷演出及舉辦各項戲劇研習、聯展活動,無形中已帶動了本地區的戲劇發展。劇團多年來的表現深獲各界肯定,自1998年起,年年獲得文建會拔擢為表演藝術之「優秀扶植團隊」,2002年更獲得戲劇類藝術評鑑第一名的殊榮。
3.江之翠」為台北縣文化局輔導成立的表演藝術團體,取其所駐之地「港仔嘴」(今板橋)的諧音而定名,除標示了地緣關係之外,亦隱涵了劇團在發展現代劇場與傳統曲藝的保存創新;更自我期許在社區文化推廣的紮根工作上盡一分心力。
江之翠的團員多數在劇團成立之初即接受氣功、太極拳、現代舞及現代戲劇等身體訓練,並積極在台灣民間傳統藝陣的表演藝術中汲取養分,奠定了日後成熟穩健的身體基礎。及至劇團陸續成立南管樂府、南管梨園劇團、北管樂社,則開啟了江之翠迥異於一般劇團的格局,開始擴展新的學習領域,目前南管與梨園戲(南管戲)已成為江之翠最重要的發展目標。
江之翠劇場一方面多方聘請各地南管耆宿來館授課,一方面尋訪名師學藝,足跡甚至遠至泉廈、東南亞等地,團員們對於此項藝術的古老精深與雅致優美從不敢輕忽以待,以不失傳統原味的精神為前題,在訓練方式上結合現代音樂教育方法及傳統藝師的嚴謹教學,在紮實的學習訓練中一點一滴累積實力。
在浸潤於南管之美的同時,江之翠深深感觸到南管戲曲在台灣日趨式微的困境,以往受制於僅為靜態音樂演出與傳統「館閣」等諸多成規的囿限,致觀賞人口無法開展;為了化解此一傳統藝術消逝的危機,突破南管在特定社群流傳的現況;使更多人能樂於親近南管,加入學習的行列,以使南管成為一門雅俗共賞的藝術,江之翠團長周逸昌大膽提出南管現代化的構想。
一九九五年六月,首演作品《南管遊賞》,首開風氣之先,將傳統梨園戲結合現代劇場藝術,成功地展現了傳統音樂與現代劇場藝術結合的可能性,除將南管音樂飾以放慢的梨園身段,復佐以脫胎自唐式服飾的服裝設計、源於偶戲的化妝造型,以及舞台燈光的處理等,在在為傳統南管注入嶄新迥異的表演質素,開發了古老藝術在現代社會轉化的新契機,因而屢受稱譽為成功「轉化傳統藝術,賦予當代精神」的極佳範例。
「江之翠」不僅致力於國內南管藝術文化的推廣與保存,更希望將此一優美雅致的傳統藝術,在國際間發揚光大,多次受邀至國外演出,除促進中外藝術文化的交流,更讓海外人士體驗到南管之美。
4.蘭陽舞蹈團
以「生活創造藝術,藝術豐富生活」的理��,秘克琳神父在1966年成立了蘭陽舞蹈團。傳
承、創新、多元、國際是舞蹈團的四大特色,保存民族舞蹈的精隨,融入台灣文化素材的創新,
發揚中國傳統舞蹈外也致力芭蕾舞,1994年加入C.I.O.F.F.(國際民俗藝術節協會),除了期
許再國際舞台走出一片天外,也致力培養國內優秀舞蹈人才,讓藝術提升人類的精神內涵,讓個
人能發展出獨特的氣質,以充分體驗生命之美。
5.台北民族舞團
由蔡麗華教授於1988年9月創立的專業民族舞蹈團,以獨特的臺灣本土風格為民族舞蹈開拓嶄新
的風貌。2000年成立「台灣樂舞文教基金會」致力於台灣漢族、原住民族以及中華傳統舞蹈之研究保存,以精緻的演出在各校園社區推廣。台北民族舞團足跡遍及歐、美、亞、非等四十餘國,演出受國際間肯定。
6.最後還有...
雲門舞集
"雲門"二字出於《呂氏春秋》,為中國古老的舞蹈名,一九七三年林懷民以「雲門」為名成立了台灣第一個職業舞團。成立三十年來,發表過近一百五十齣舞作,融合了古典文學,民間故事,台灣歷史,社會現象的衍化發揮,乃至前衛觀念,創造出豐富精良的舞蹈作品,除了擄獲台灣民眾的心外,更在國際間享有盛名,自創立開始,在國際舞臺上搬演過不下一千場的舞碼,均贏得熱烈迴響,國內外佳評如潮,多部作品已拍攝成舞蹈影片傳世,如水月、竹夢、流浪者之歌,讓更多人得以欣賞。1998年成立舞蹈教室,讓學員創造屬於自己的生命律動,1999年成立子團,深入台灣各地表演,迴響熱烈。
文章出自: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51603199
留言列表